象山县科技成果“先用后转”取得新突破—浙江理工大学象山针织成果池获批建设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  发布时间:2025-02-24 13:39:19

近期,浙江省科学技术厅正式启动全省首批9个“先用后转”成果池建设,由象山县科技局指导、浙江理工大学象山针织研究院牵头建设的浙江理工大学象山针织成果池成功入选,成为宁波市唯一入选的成果池,标志着象山在加速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推动科技成果商业化和产业化进程方面实现创新突破。

“先用后转”成果池是一种新型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允许企业在不支付前期费用的情况下,先试用相关科研成果,再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进行后续购买或合作。这一模式的出现,将有效降低企业在创新过程中的风险与成本,促进更多科研成果的市场应用,实现科技的落地与变现。

象山针织产业是象山的传统特色产业,已形成纺纱、织布、漂染、印花、后整理、绣花、制衣及销售的纵向一体化产业链,全县共集聚纺织服装企业800余家,其中规上企业199家,具备良好的成果转化实施条件。浙江理工大学纺织学科是浙江省登峰学科,具有鲜明特色的学科,在纺织材料、智能织造、绿色染整、服装设计制作、纺织装备等领域已积累丰富的科研成果。浙江理工大学象山针织研究院是浙江理工大学与象山县人民政府共建科研机构,是象山县针织产业前沿关键技术研发、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及创新创业人才引育的重要载体。今后将借助象山针织成果池,通过“政研企”联动,实现针织服装产业科技成果的资源化利用和体系化对接,解决针纺织企业技术转化能力有限、科技成果匹配度低等问题,推动象山乃至全省针织产业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