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柜液冷装置控制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合作区域: 国内
拟投入总金额: 54.0万元
所属地域: 梅墟街道
技术领域: 计算机通信理论与系统
技术交易金额: 万元
截止日期: 2026-11-21
信息描述
研发背景:

随着电化学储能(尤其是锂离子电池)朝着更高能量密度、更大容量(如兆瓦级储能柜)的方向发展,其产热量急剧增加。传统的风冷技术已逐渐无法满足高效、均匀的散热需求,液冷技术凭借其更高的导热效率和精准温控能力,成为下一代储能热管理的核心技术路径。

主要内容:

​ 本项目并非简单的液冷装置集成,而是专注于其控制系统关键技术进行前瞻性研究。目标是开发一套智能、高效、可靠的液冷控制算法与策略,确保储能电池包在全生命周期内工作在最佳温度区间,从而显著提升系统的安全性、能效和使用寿命

前期研究开发基础:

现有的生产和研发的设备:
攻关目标:

高精度电池热-电-老化耦合建模技术

  • 研究内容:​ 建立精确的电池产热模型。不仅要考虑欧姆热、反应热,还需耦合电池的SOC(荷电状态)、SOH(健康状态)、充放电倍率(C-rate)以及内阻变化(老化影响)。这是实现精准温度预测和控制的基础。

  • 预期成果:​ 高保真的电池热仿真模型,能够准确预测不同工况下电池的温度分布和热流量。

3.2 智能多变量协同控制策略研究

  • 研究内容:​ 液冷系统是一个多变量、强耦合、非线性的复杂系统。需研究先进控制算法(如模型预测控制MPC、模糊PID、自适应控制)来协同调节:

    • 泵速:​ 控制冷却液流量。

    • 风扇转速:​ 控制冷凝器的散热强度。

    • 电子膨胀阀(EXV)开度/压缩机频率(针对制冷循环):​ 精确控制蒸发温度和制冷功率。

    • 三通阀/加热器(用于低温加热):​ 实现宽温域范围(如-30℃至+50℃)的温度控制。

  • 预期成果:​ 一套优于传统PID的多变量智能控制算法,实现快速响应、超调小、抗干扰能力强的温控效果。

3.3 基于数据驱动的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技术

  • 研究内容:

    • 故障诊断:​ 研究基于传感器数据(温度、压力、流量、电流电压)的故障诊断算法,及时发现水泵堵转、管路泄漏、制冷剂不足等故障。

    • 健康预测:​ 分析冷却液理化性质(如电导率、粘度)的长期变化趋势,预测系统性能衰减,实现预防性维护。

  • 预期成果:​ 故障诊断规则库和PHM模型,集成到控制系统中,提升系统可靠性。

3.4 系统级能效优化与管理技术

  • 研究内容:​ 研究以“系统总能耗最低”为目标的全局优化策略。例如,在夜间低温、低负荷时,优先利用自然冷源(板式换热器),减少压缩机启停;在高峰负荷时,平衡温控精度与能耗关系。

  • 预期成果:​ 动态能效优化策略,显著降低液冷系统全年平均运行功耗。

成果形式:
  1. 技术研究报告:​ 详细阐述各项关键技术的研究方法与成果。

  2. 控制算法软件包:​ 经过HIL测试验证的核心控制算法代码/模型。

  3. 系统设计与仿真报告:​ 包含系统架构图、控制逻辑图、仿真分析结果。

  4. 原型系统测试报告:​ 在实验储能柜上进行测试的性能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