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项目旨在开发一套用于齿轮综合性能检测的上位机软件系统。该系统作为整个检测平台的核心“大脑”,负责与下位机(如传感器、运动控制卡、数据采集卡、三坐标测量机等)进行通信,实现对齿轮参数的自动化测量、数据采集、实时分析、结果判定、数据管理及报告生成。该系统将应用于齿轮生产线的质量检验环节,旨在提升检测效率、保证数据准确性、实现质量追溯。
无
系统架构
通信层: 支持多种通信协议(如 Modbus TCP/IP, OPC UA, RS-232/485)与下位机设备稳定交互。
数据层: 使用关系型数据库(如 MySQL, PostgreSQL)或时序数据库存储海量检测数据、设备参数、公差标准。
业务逻辑层: 包含检测流程控制、数据分析算法、公差判断逻辑等核心功能模块。
表示层(UI层): 基于 WPF / Qt / 或Web技术 开发图形化用户界面。
3.2 核心功能模块
模块一:设备管理与通信配置
功能: 动态配置与所有下位机设备的连接参数(IP地址、端口、波特率等)。
要求: 具备设备状态实时监控、断线自动重连、通信日志记录功能。
模块二:检测流程自动化控制
功能: 提供可视化界面,通过拖拽或脚本方式编排检测步骤(如:移动到测点1 -> 触发传感器采样 -> 记录数据 -> 移动到测点2 ...)。
要求: 支持检测流程的保存、加载和执行,实现“一键检测”。
模块三:齿轮参数测量与算法库
功能: 集成各类齿轮参数的测量与计算算法。这是软件的技术核心。
单项几何误差: 齿距偏差(单个齿距偏差、齿距累积误差)、齿廓偏差、螺旋线偏差、径向跳动等。
综合误差: 单面或双面啮合测量得到的径向综合偏差(如一转径向综合偏差、一齿径向综合偏差)。
要求: 算法需经过严格验证,精度满足设计要求。支持导入不同的评定基准(如最小二乘圆、最小区域法)。
模块四:公差管理与自动判定
功能: 内置国家标准(如GB/T 10095.1-2008)的齿轮精度等级公差表,并允许用户自定义公差标准。
要求: 测量完成后,系统能自动将测量结果与选定公差进行比对,并给出“合格/超差”判定,对超差项进行高亮显示。
模块五:数据管理与分析
功能:
数据存储: 存储每一件齿轮的完整检测数据、环境温度、检测时间、操作员等信息。
数据查询: 支持按齿轮型号、批次号、日期范围、检测结果等多条件组合查询。
统计分析: 提供SPC(统计过程控制)分析功能,如生成均值-极差控制图(Xbar-R Chart)、CPK/PPK过程能力指数计算,帮助进行质量趋势预警。
要求: 数据库设计合理,支持快速检索和海量数据存储。
模块六:报表生成与可视化
功能:
报告模板: 提供标准报告模板,并支持用户自定义报告格式(如公司LOGO、特定字段)。
图表展示: 自动生成误差曲线图(如齿距偏差曲线、齿廓形状图)、柱状图等,直观展示测量结果。
输出格式: 支持将报告导出为PDF、Excel等通用格式。
要求: 报表生成速度快,图表清晰美观。
可执行的齿轮检测上位机软件安装包。
全套源代码及相关开发文档。
数据库设计文档和初始化脚本。
用户手册、安装部署手册和API接口文档(如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