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塔加强箍及流体力学自动计算模块开发项目
合作区域: 国内
拟投入总金额: 36.45万元
所属地域: 梅墟街道
技术领域: 数理逻辑和与计算机相关的数学
技术交易金额: 万元
截止日期: 2026-11-21
信息描述
研发背景:
主要内容:

本项目旨在开发一套集成的、自动化的软件计算模块,专门用于输电铁塔(特别是超高、大跨距塔)的加强箍结构设计与在风载荷作用下的流体力学分析。该模块将通过参数化建模、有限元分析和计算流体动力学仿真,实现从塔身结构强化到风载荷精准计算的全流程自动化与优化,显著提升铁塔设计的效率、安全性与经济性。

前期研究开发基础:

 

现有的生产和研发的设备:
攻关目标:

铁塔加强箍智能布设与结构计算模块

  • 参数化铁塔建模:

    • 能够根据输入的基本参数(如总高、根开、塔身坡度、主材/斜材规格等)快速生成铁塔的三维线框或有限元模型。

  • 加强箍自动布设算法:

    • 规则驱动:​ 基于设计规范(如DL/T 5154-2012《架空输电线路铁塔设计技术规程》)和稳定性理论,自动判定需要设置加强箍的位置(如塔身变坡处、刚度突变处)。

    • 优化算法:​ 集成优化算法(如遗传算法、拓扑优化),以“用钢量最省”或“屈曲临界力最高”为目标,自动优化加强箍的间距、数量、以及构件截面规格

    • 交互调整:​ 允许工程师对自动布设结果进行手动微调,并实时查看调整后的力学性能变化。

  • 结构校核计算:

    • 自动进行包括强度、刚度(变形)和稳定性(整体屈曲、局部屈曲)的校核,并生成详细的计算书。

3.2 流体力学自动计算模块

  • CFD前处理自动化:

    • 能自动将参数化生成的铁塔几何模型进行网格划分,特别关注角钢边缘等易产生涡脱的区域的网格加密。

  • 风场模拟与载荷计算:

    • 风场设置:​ 可设置不同风速、风向角、风剖面(如指数律或对数律)、湍流模型(如k-ε, SST k-ω)。

    • 瞬态仿真:​ 进行非定常CFD计算,模拟风绕过铁塔时产生的涡激振动(Vortex-Induced Vibration, VIV)​ 和驰振(Galloping)等现象。

    • 载荷提取:​ 自动计算并输出铁塔各部分的体形系数(风阻系数)、表面风压分布,以及整体的风载荷和扭矩。

  • 风振响应分析:

    • 将CFD计算得到的非定常风压数据作为输入,耦合到结构有限元模型中进行动力时程分析,计算铁塔的动力响应(位移、加速度)。

3.3 流固耦合与一体化分析

  • 双向耦合(进阶功能):​ 考虑风载荷引起的结构变形对周围流场的反作用,进行更精确的流固耦合仿真,用于分析超柔性铁塔的临界风速。

  • 结果可视化与报告生成:

    • 以云图、矢量图、动画等形式直观显示风压分布、涡量场、结构应力和变形。

    • 自动生成符合行业标准的流体力学分析报告,包括输入参数、计算结果和结论。

成果形式:
  • 可执行的软件模块及其源代码。

  • 技术文档:​ 包括软件架构说明、用户手册、API文档。

  • 验证报告:​ 包含与经典案例和风洞试验数据的对比验证结果。

  • 应用案例:​ 使用该模块完成1-2个典型铁塔型号的加强箍设计与风载荷分析的全流程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