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金固废高值化循环利用
合作区域: 国内
拟投入总金额: 0.0万元
所属地域: 高新区
技术领域: 冶金燃烧与节能工程
技术交易金额: 万元
截止日期: 2027-07-08
信息描述
研发背景:
主要内容:

1)碱金属及脱硫副产物的高效资源化利用——开发低成本、高附加值的处理工艺,实现脱硫灰、脱硫石膏等副产物的规模化增值利用,减少堆存与环境污染风险。(2)除尘灰、含铁尘泥及焦粉的高效益回收技术——优化含铁尘泥的富集分离与焦粉活化工艺,提高铁、碳等有价元素的回收率,推动其在烧结、炼铁等工序的循环利用,降低原料成本。(3)钢渣尾渣的新型综合利用途径——突破钢渣活性激发、稳定化处理等瓶颈,拓展其在建材、道路工程等领域的规模化应用,解决传统填埋导致的资源浪费与生态隐患。

前期研究开发基础:

宁钢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种类繁多、成分复杂的固体废物,包括焦粉、焦油渣、酚氰废水处理站污泥、焦油、粗苯、硫铵、焦化粗硫磺、脱硫灰、焦化酚氰污水处理站废活性炭、高炉水渣、高炉干渣、瓦斯泥、瓦斯灰、高炉干法除尘灰、脱硫灰、98%硫酸、烧结污水处理站污泥、钢渣(含铸余渣)、氧化铁皮、OG泥、石灰石筛下料、氧化铁皮、中央水处理污泥、废弃的离子交换树脂;除尘灰(各工序粉尘及烧结活性焦粉)等,年产量超过200万吨。目前,这些固废主要通过直接返生产利用(按含铁、含碳、含钙分类)、加工后回用或外委处置等方式消纳,但仍存在部分固废因成分复杂或有害物质含量高而导致处置成本高、资源化效益低的问题,具体表现为:(1)烧结3、4电场除尘灰(年产量约3000吨),采用真空吸引罐车运输,因碱金属含量高,无法直接回用,需依赖高成本外委处置;(2)脱硫灰(年产量约3500吨),主要成分为硫酸钠、亚硫酸钠及小苏打,成分复杂,目前仅能低效用于建材行业,采用真空吸引罐车运输,处置经济性差;(3)除尘灰、含铁尘泥及焦粉,虽铁、碳含量高且数量大,但现有回用方式粗放,未充分挖掘其高值化利用潜力。

现有的生产和研发的设备:
攻关目标:

硬性指标(如:具体参数等,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减条目。)具体量化指标对接后确认:(1)固废成分分析与趋势研究:完成各类固体废物的全成分检测分析;建立成分变化趋势跟踪机制,分析波动成因;基于成分特征提出高值化利用方案。(2)电除尘灰与脱硫灰资源化利用:开发电除尘灰的新型利用途径;突破脱硫灰的高效分离与转化技术;实现两类固废处置成本降低。3)钢渣尾渣增值利用:研发钢渣尾渣的活性激发技术;开发种高附加值应用场景;综合利用率提升。选择性指标(如:在可接受成本范围内的指标等,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减条目。)

成果形式:

项目研究过程中形成的技术成果和知识产权归双方共同所有其中形成发明专利不少于2件(其中授权不少于1件),发表核心期刊论文不少于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