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废弃物气化炭气联产
合作区域: 国内
拟投入总金额: 0.0万元
所属地域: 高新区
技术领域: 大气化学
技术交易金额: 万元
截止日期: 2027-07-08
信息描述
研发背景:
主要内容:

精准锁定宁波周边地区可用林木废料资源,并遴选优化气化炭气联产技术路线。 当前生物质综合利用技术主要包括直接燃烧、热化学转和生物转化三大类,但各自存在局限性:(1)直接燃烧技术:该技术采用现代化锅炉设备,将林业废弃物直接燃烧用于供热或发电。其优势在于效率较高且工业化生产成熟,但存在投资成本高、经济效益不佳、烟气排放环保达标困难等问题。此外,缺乏实时监测手段,增加了管理难度,限制了其广泛应用。(2)热化学转换技术:生物质气化多联产技术通过气化炉将生物质与空气反应,生成生物质燃气和生物质炭。生物质炭可替代煤炭或用于生产活性炭、炭基肥等高附加值产品,实现资源综合利用。具体分为生物质气化供锅炉多联产技术(包括气化供锅炉联产炭和气化发电联产炭两种模式,核心设备为气化炉、燃气锅炉或汽轮发电机组。生物质原料经气化后产生燃气和生物质炭,燃气用于锅炉供热或发电,生物质炭可作燃料或深加工原料,兼具能源与化工产品联产优势)和生物质热解多联产技术(采用间歇式热解炉(如电加热滚筒炉)使生物质热解生成燃气和生物质炭。燃气可用于锅炉供热或提取生物质液,炭产品可加工为活性炭或炭基肥。尽管该技术系统简单、布置灵活且炭产率高,但存在能耗高、产能低、燃气利用效率差及间歇生产等缺点,难以大规模工业化应用)。(3)生物转化技术:该技术以厌氧发酵和特种酶技术为核心,涵盖农村小型沼气和大型厌氧处理系统。其优点是产物为清洁高热值的甲烷,环保效益显著;然而,能源产出效率低且投资成本较高,制约了其推广潜力。需重点突破传统技术束缚,开发或集成更高效、经济、环保的气化多联产技术,实现林木废料向高值化生物质炭与生物质燃气的协同转化。关键目标在于深度探索生物质炭(替代燃料/活性炭/炭基肥)与生物质燃气在钢铁企业生产流程中的规模化、高附加值联产应用模式,建立资源循环利用闭环,提升项目整体技术经济性与产业协同价值。

前期研究开发基础:

宁钢已开展相关技术信息收集和研究。此外,宁波周边地区蕴藏大量亟待利用的工业及林业木质废弃物资源,为项目提供了稳定原料保障。目标应用场景清晰聚焦于钢铁企业,为气化产生的生物质燃气与生物质炭提供了明确且高价值的消纳渠道。

现有的生产和研发的设备:
攻关目标:

硬性指标(如:具体参数等,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减条目。)(1)以属地林业废弃物为原料,采用先进的气化炭气联产技术,将林业废弃物高效转化为清洁燃气和高品质生物质炭,实现生物质资源的全量化、高值化利用。(2)项目建成后,年处理林业废弃物20万吨,年产生物质燃气32658.2万Nm3、生物质炭2.8万吨,年均可实现二氧化碳减排21万吨,年销售收入11392万元选择性指标(如:在可接受成本范围内的指标等,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减条目。)

成果形式:

1、项目研究过程中形成的技术成果和知识产权归双方共同所有其中形成发明专利不少于5件(其中授权不少于3件),发表核心期刊论文不少于5篇;2、形成钢铁企业林业废弃物气化炭气联产示范项目,形成省部级以上科技创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