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层钢结构模块化技术开发
合作区域: 国内
拟投入总金额: 48.0万元
所属地域: 海曙区
技术领域: 设计理论与方法
技术交易金额: 万元
截止日期: 2026-12-31
登录后查看。
信息描述
研发背景:

超高层建设向 300 米以上发展,传统散件施工存在高空作业多(占比 60%)、工期长(超 5 年)、精度差(偏差≥5mm)等问题,安全事故率达 0.3 / 万平方米。

 

模块化建造可将 80% 工序转移至工厂,减少高空作业 70%,但现有技术存在模块尺寸偏差超 ±5mm、焊接变形≥2mm/m、对接效率低(日均≤2 个模块)等瓶颈。随着超高层项目年增 15%,对工期(压缩至 3 年以内)、精度(±2mm)、安全性要求提升,开发精准对接技术可适配高效建造需求,降低成本 10%,符合住建部装配式建筑发展规划。

主要内容:

超高层施工高空风速常达 10m/s 以上,导致模块吊装摆动量超 ±30mm,对接基准偏移;昼夜温差 15℃以上,钢结构热胀冷缩引发尺寸波动(最大 ±2mm),影响精准对接。

前期研究开发基础:

通过工厂预制模拟试验,优化模块焊接工装(定位误差≤0.5mm),将模块平面度偏差控制在 1.5mm/m 。采用液压同步顶升系统(同步精度 ±1mm)与防风缆绳组合,将高空吊装摆动量控制在 ±10mm 内。

现有的生产和研发的设备:
攻关目标:

工厂预制模块整体尺寸公差 ±2mm,平面度偏差≤1mm/m,垂直度误差≤1mm/1000mm;构件焊接变形量≤0.5mm/m,焊缝探伤合格率≥99%,满足 GB 50205 钢结构施工标准。模块最大运输重量≤50t(适配公路限载),运输过程微变形量≤1mm;高空吊装(风速≤12m/s)摆动量控制在 ±15mm 内,单模块吊装对位时间≤30 分钟。

成果形式:

技术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