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级 PET 包装材料长效抗菌改性技术的开发
合作区域: 国内
拟投入总金额: 27.0万元
所属地域: 海曙区
技术领域: 纤维、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
技术交易金额: 万元
截止日期: 2025-12-31
登录后查看。
信息描述
研发背景:

食品级 PET 包装占饮料容器市场 70% 以上,但其表面细菌滋生导致的食品污染风险占食安事件的 18%。现有抗菌 PET 采用 PHMG 直接共混,水洗 5 次后抗菌率从 99% 骤降至 45%,高温高湿环境下(60℃RH90%)抗菌时效仅 15 天,无法满足复用包装(如啤酒桶、食用油壶)卫生要求。欧盟新规(EC No 10/2011)限制水溶性抗菌剂迁移量≤0.01mg/kg,传统工艺迁移率超标的不合格率达 22%。开发长效抗菌技术迫在眉睫,需使抗菌剂耐水洗次数≥50 次,高温储存(60℃/30 天)抗菌率保持≥95%,迁移量≤0.005mg/kg,支撑食品包装绿色化升级,降低因材料抗菌失效导致的年损失超 10 亿元。

主要内容:

现有挤出温度(260-280℃)下,PHMG 热分解率>12%,需开发低温相容工艺,但低温下 PET 结晶度降低(<35%),导致包装挺度下降(弹性模量<2.5GPa),影响灌装流水线稳定性。此外,抗菌剂分散均匀性控制设备成本高(单台>80 万元),中小企业难以普及。

前期研究开发基础:

降低挤出温度至 250℃并延长混炼时间,PHMG 热分解率降至 8%,但结晶度不足导致拉伸强度下降至 50MPa(标准≥55MPa),且生产效率降低 20%

现有的生产和研发的设备:
攻关目标:

初始抗菌率≥99.9%(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水洗 50 次后抗菌率≥95%,高温高湿(60/RH90%/30 天)抗菌率保持率≥98%

适用挤出温度范围 250-280℃,热分解率≤5%,生产效率≥300kg/h,透光率≥88%(厚度 0.5mm)。

成果形式:

技术解决方案及专利